既突出发展,又强化降碳。坚持做大增量,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1+3+4”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的措施,把蛋糕做大。坚持做优存量,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从概念上说,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双碳”目标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
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现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天津碳市场按年度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核查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通过碳市场出售富余的碳配额或购买缺口配额完成交易履约,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值。我市在2023年碳排放管理工作中,创新开展绿电碳排放核减,为企业带来减碳收益,增强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
近日,中信证券与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达成国内首笔天津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交易规模约5000万元。此次合作是在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支持下,并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指导见证下所达成的一项碳金融创新,积极助力控排企业盘活存量碳资产,获取资金投向降碳减排。 据了解,天津钢管此次融取的资金将投向节能降
国家电网报1月23日消息,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完成2024年年度绿电交易,成交电量为50.03亿千瓦时,是2023年全年的2.73倍。自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市场启动以来,2021年,天津全年成交绿电电量0.12亿千瓦时,2022年成交绿电电量0.78亿千瓦时,2023年成交绿电电量18.3亿千瓦时,3年来绿电成交电量大幅增长。在
近日,经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批准登记,全国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数据产品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线下交易。本次交易中,双方以出口钢铁线材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为交易标的物。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出具报告,确保交易数据有效性。数据产品登记及交易过程则由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合规管理并上链存证,有效助
天津市发布《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部署安排。其中提出,在全市范围内选取6个左右具有代表性的区(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到2025年,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构建,不同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的区(园区)碳达峰路
2023年10月1日起,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启动试运行。依据CBAM规定,欧盟对从境外进口的特定产品要额外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产品覆盖范围包括电力、钢铁、铝业、水泥、化工、氢等六大行业
2023年11月23日,由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办,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承办、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发布会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并进行了成果解读。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的编制,充分参考国内外通行标准,
碳排放强度是观察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上升1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16%。”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副总经理陈艳萍说。
10月天津碳市场碳排放配额(TJEA)线上成交量1吨,成交额35.00元,成交均价35.00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35.00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天津碳市场无交易发生)成交均价34.40元/吨上涨1.74%。截至10月31日,TJEA累计成交量3753.00万吨,累计成交额9.63亿元。